“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0131126日,中国铸造协会(以下简称“中铸协”)与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联合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这一举措既表明中铸协与国开两年的探索合作结出了重要成果,也表明“铸造学院”已经从意识形态转入了现实实践,并将驶入全面建设的快车道。

为了实现2015年试招生和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试运行的目标,中铸协邀请行业资深教育管理、教学专家和相关人士,于201418日在北京中铸协秘书处召开了“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有中铸协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立波、专职副理事长支晓恒,中铸协专家委员会主任张伯明研究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李新亚研究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李大勇教授、上海大学校长助理翟启杰教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熊守美教授和中铸协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吕志刚教授,以及中铸协教培中心主任袁亚娟和培训专员张志义、王青等。

谈会由张立波秘书长主持。中铸协教培中心主任袁亚娟简要回顾了中铸协与国开合作探索办学路径的历程,报告了“铸造学院”建设进展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打算。她重点介绍了对“铸造学院”建设起支撑性作用的两个“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实践项目的作用和内容,提出下步工作计划是设置组织机构、确定先期培养方向、编制教材和制作课件、建设网络平台等。

支晓恒副理事长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发放的《关于推进国家开放大学行业学院建设试点的若干意见》,重点介绍了铸造学院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建设模式、基本组织机构等内容。考虑我国铸造行业现实情况,他强调指出,铸造学院的建设要突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行业员工职业素质为目标”,打造面向全行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

来宾们围绕铸造学院组织机构设置、办学资源整合、学习中心建设模式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认同建设“铸造学院”对促进行业做强和探索完善国家继续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并在办学定位、培养方向和机构设置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第一,铸造学院的办学定位应侧重在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方面,为激发从业人员和企业学习的积极性,中铸协要从顶层强化执业资格认证。

第二,培养方向以合金与工艺组合进行开发,课程贴近岗位技能,且与现行高等教育相比应设计得更“窄”、更“深”和更“系统”,以弥补 “通识化”或“通才化”教育的不足之处。

第三,区别于普通高校,师资聘用上要更注重实践经验,授课内容中生产应用案例的讲解、生产技术问题的解答要占据一定份量。

第四,先期应设置理事会、教务处和学生处,将基本建设工作顺利推展开。理事会应把握学院建设的方向,研究并及时传达相关国家政策,调动相关资源支持办学等;教务处负责物色和聘请师资,设计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材和制作课件,建设网络平台等;学生处负责市场需求调研和学生管理工作等。

座谈会上,大家还就我国铸造人才现状及问题所在交流了看法,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国开大学铸造学院的体制、机制的深化思路。大家还提议中铸协应结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执行、行业评比表彰等活动,将企业规模与队伍素质要求挂钩量化,以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进而建成学习型行业,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推波助澜。

最后,张立波秘书长感谢大家百忙中与会建言献策,他简洁总结发言后带领大家参观了设在中铸协秘书处的“铸造学院”第一个学习中心。大家期待让历史证明,这里会是“国开铸造学院”燎原之火的发源之地。


(中铸协教育培训中心)